11月20日,汽开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文化建设开展情况。会议邀请北方法制报、吉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参加,并邀请人民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
新闻发布会设置工作通报和答记者问两个主要环节。
会上,首先对汽开区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情况及检察文化子品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
近年来,汽开区检察院积极挖掘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在省、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帮助下,深入探索建立“红旗”文化矩阵,推动辖区重点汽车工业民族企业“红旗”文化精神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为检察院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铸魂
着力找准检察文化聚合方向
新时代检察文化融入检察业务的根本出发点要落在政治建设上。汽开区检察院注重发挥政治建设举旗定向作用,紧扣机关党建时代特点和业务工作规律,举办检察长谈履职担当座谈会,结合所学所思所悟和全院工作实际传导政策,推动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切实把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坚持把“从政治上看”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探索特色党建工作法,着力搭建党建实践平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以支部作为落实落细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创新打造“旗开先锋”检察文化品牌。从“红旗”品牌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不忘初心、匠心钻研、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红旗精神”,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干警立足岗位、突出特点、展示特长,以检察履职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引
用检察文化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目前,汽开区检察院有干警28人,院小人少案多,如何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活力,是摆在院党组面前最现实的课题。红旗车精湛的制造技术中凝聚着一代代匠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引入检察血脉,引导干警当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能工巧匠”,在检察履职中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开展“行走中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干警参观红旗文化展览馆、深入红旗工厂生产线,体会红旗车“以极致标准、极致要求打造红旗极致品质”的生产理念,让干警身临其境体悟工匠精神,激励干警蕴匠心、练匠艺、做匠人。以“旗开先锋”微课堂为载体,鼓励干警上赛场、上讲台,定期举办“十个领域百项重点工作”案例试讲会、培训会、获奖干警经验交流会,引导干警养成办精品案件、育典型案例的意识,把案例培育作为促进办案质效提升的有力抓手。在2023年的十百评选中,区检察院获最佳组织奖,取得了9项入围、7项精品、2项最佳精品讲述奖的优异成绩。设立“检察风采”文化专栏,宣传优秀干警事迹,引导干警对照身边先进典型,查找自身差距,在全院形成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能手、长春好人“敬业奉献标兵”、长春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楷模、业务能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等一批优秀个人。
坚持以特色工作为重
突出抓实检察文化和检察业务融合
注重深化新时代检察文化与检察业务融合发展,鼓励干警立足不同部门检察工作特性发掘“红旗”文化,以特色工作品牌丰富“红旗”文化内涵,以品牌特色文化反哺检察工作。以“旗开先锋”党建品牌领航,在检察工作中逐渐形成“旗”护知产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旗”色彩虹花未检品牌等业务子品牌。
“旗”护知产知识产权保护品牌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颠覆式”转型的浪潮,红旗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打破技术壁垒,唱响核心技术研发的主旋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需要检察力量的守护。
“旗”护知产品牌紧扣“红旗”在新时代求新求变的创新理念,探索构建“三专联动,双向协作,一个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旗”色“彩虹花”未检品牌
在未成年检察工作中,将“红旗”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和未检工作全方位保护,多力量协同的工作特点融合,创立“旗”色彩虹花未检品牌,让“红旗”的精神底色在未检工作中如阳光般折射出多种光彩,以司法保护助推未检“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在品牌引领下,汽开未检紧紧围绕“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全面深化综合司法保护坚持“一案八查”,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为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答记者问环节,北方法制报、吉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参会记者进行了提问,汽开区检察院新闻发言人一一进行解答。
人民监督员对本次新闻发布会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未检与妇联共建未成年人保护合作机制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汽开区检察院继续因地制宜,发挥好检察文化对高质效检察履职的带动作用。
下一步,汽开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地区深厚文化底蕴,以文化传承为特色、品牌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检察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凝心聚力、固本强基、铸魂育人的功能,自觉将检察文化建设融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初审:丁申 复审:陈晓杰 终审:王海峰